PE阻燃母粒
——本产品主要由三氧化二锑(Sb₂O₃)、十溴二苯乙烷、PE基材及相关辅助阻燃材料加工组成阻燃母料,广泛应用于聚乙烯(PE)等聚烯烃材料中。
该阻燃剂通过气相自由基捕获机制发挥阻燃作用,具有较高的阻燃效率。与其他阻燃体系相比,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与无卤阻燃体系相比的优势:
1. 阻燃效率高,添加量少
- 本款阻燃剂阻燃效率非常高,通常在PE中只需添加总阻燃剂15–25 wt% 即可达到UL-94 V-0级。
- 相比之下,无卤阻燃体系如氢氧化铝(ATH)或氢氧化镁(MDH)通常需要添加50–60 wt% 才能达到同等阻燃等级,严重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。
2. 对基体力学性能影响较小
- 由于添加量少,对PE的拉伸强度、冲击强度和柔韧性影响相对较小。
- 而高填充的无卤阻燃剂会显著降低材料的韧性、延展性和加工流动性。
3. 加工流动性好
- 低填充量意味着熔体粘度较低,易于加工成型,适合薄壁制品和复杂结构件。
- 无卤体系因高填充常导致挤出或注塑困难,设备磨损大。
4. 电性能保持较好
- 此规格对PE的介电性能影响较小,适合用于电线电缆等对电绝缘性要求高的场合。
- 无卤阻燃剂如ATH/MDH虽为无机物,但高填充可能引入杂质或影响均匀性。
二、与其他卤系阻燃体系相比的优势:
1. 热稳定性好
- 此规格热分解温度较高(>300°C),与PE加工温度(通常180–220°C)匹配良好,加工过程中不易分解、不产生腐蚀性气体。
- 相比之下,一些低分子量溴系阻燃剂(如四溴双酚A)热稳定性较差,易挥发、迁移。
2. 耐迁移性和耐抽出性较好
- 此规格分子量大、极性低,在PE中相容性好,不易析出或被溶剂抽出,长期使用稳定性好。
- 小分子溴系阻燃剂易迁移至材料表面,导致阻燃性能下降和环境污染。
---
三、与其他协同体系(如磷-氮体系)相比:
- 磷-氮膨胀型阻燃体系(IFR)虽为无卤环保方案,但在PE中存在以下问题:
- 吸湿性强,影响电性能和长期稳定性;
- 高温加工时易分解、发泡;
- 在非极性PE中相容性差,易相分离;
- 阻燃效率低于溴-锑体系,添加量大。
因此,溴-锑体系在阻燃效率、加工性和稳定性方面仍具明显优势。
---
### 四、局限性与注意事项:
尽管有上述优势,但也需注意其**潜在缺点**:
- **环保与法规压力**:含卤阻燃剂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,部分市场(如高端电子、儿童用品)倾向于无卤化。
- **燃烧时释放卤化氢气体**:高温下可能产生腐蚀性烟气,需配合抑烟剂或使用在通风良好场合。
- **回收处理问题**:含卤材料在焚烧时可能生成二噁英类物质(在充分燃烧条件下可控制)。
---
总结:
对比维度 | 魔塑料PE阻燃母粒 |
阻燃效率 | 高,添加量少 |
力学性能保持 | 好 |
加工性能 | 流动性好,易成型 |
热稳定性 | 与PE加工匹配良好 |
耐久性 | 耐迁移、耐抽出 |